项目外观建筑师希望跳出室内空间设计的局限性,从建筑类型学去考虑整个空间的创造。整个项目秉持着“微城市”的理念——将都市化的建筑空间,缩放到室内空间的尺度,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
然寿司入口业主的主要需求分为两部分,一家烧烤屋与一家寿司店。因此我们将场地分为两个部分,临街相对开敞的大片区域留给燃炙屋,而相对窄小、私密的空间留给然寿司,两个部分有各自的独立入口。
入口室内寿司店为狭小私密的店铺,建筑师灵感来源取自拥挤密集的江户时期的曲折空间。在这狭小的室内空间里,我们植入了一个“町屋”式的微型建筑作为包间。“町屋”没有生硬仿古,而是通过当代的手法,使用钢板进行了重构。材料上有意造成钢与木的碰撞,颠覆了大部分日料店的“日式”形象。
江户时代的热闹街景
层次丰富的町屋立面
虚实处理的微立面如同传统町屋的外立面一样,寿司“町屋”朝向吧台的外立面也进行了分割、虚实的处理。木质的“实体”承担了收银、收纳等功能。而玻璃的“虚”在保障包间隐私的前提下,丰富了空间的深度:玻璃外侧使用渐变镜面镀膜,隔离了立面中部的主要视线,上下则可以窥伺到屋内的一景;玻璃内侧则是完全的镜面镀膜,为包间制造出一片独立的微天地。
“町屋”内部
“町屋”内部
与町屋相对的吧台区,营造街边摊位就餐的空间感。
寿司背景墙采用木砖镂空叠成,内外照明增加整体的立体性。空间相对开阔的燃炙屋里,“微城市”的设计理念同样贯穿着:我们尝试将城市户外的体验缩放进室内空间。都市中建筑和建筑之间存在的张力和关系,会影响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活动,如果将这些关系和活动带入室内,也许会带来奇妙的反应。我们把食材处理的各个环节拆分并实体化,成为一个个小的摊位空间,把街道的丰富性带入室内,成为就餐的背景。
江户时期的聚会场景
燃炙屋外部环境
入口细节无论是然寿司还是燃炙屋,都通过入口的“黑盒子”进入内部空间,它成为了内外空间的转换器。
大厅角落里的微建筑
作为包间的“微建筑”,散落在大厅的角落。放下帷幕,它们是独立的“帐篷”;拉起帷幕,它们便是开放的“摊位”。它们在补充了就餐体验的同时,也丰富了整个就餐环境的层次和互动性。
开放式的料理区
就餐大厅
项目轴测图设计方|纳间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主创|谢典杉(ChiaTienSan,Clarence)团队|吴晓燕,王晖面积|302平米项目年份|2019年设计2020年竣工摄影|崔浩厂家|BELBIEN-贴膜,3M-贴膜,SIKI-灯具,富美家-防火板委托方|北京一然天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灯光设计|北京中天九阳建筑照明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地点|中国北京公司网站|www.andlab.sg
设计师:ClarenceChia
机构&职务:纳间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建筑师
擅长专业:建筑设计,酒店设计,会所设计,公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园林设计
个人简介:谢典杉|ClarenceChia建筑师ANDlab纳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200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学学科毕业2006年获得JASSO奖学金,进入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安田幸一研究室2007年进入东京隈研吾事务所实习2008年成为瑞士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交换奖学生,在ChristianKerez研究室学习。2009年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建筑学硕士毕业2009年进入日本山本理显建筑设计工房工作。2012年于北京成立ANDlab纳间建筑设计2018年受邀于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客座助理教授2019年荣获德国汉诺威国际IF设计大奖,室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