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尹希入美籍事件:虽然中国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乱也要留下

剧本杀发行 https://www.td010.com

我们国家流失的人才里,尹希算得上是最让人遗憾的一位了。

尹希出生于北京,从小就表现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1996年12岁的尹希就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里面最小的一位学生。

本科毕业后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2001年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并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

上学期间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引起了校方的注意,哈佛大学甚至打破了博士不得在该校继续读博士后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留校读博士后。

那时的他被称为物理天才,春风得意,甚至于母校聘他为教授,而他也不负众望夺得多项国际大奖,成为物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其实类似这样的天才少年在我国并不少见,比如此前被人们热议的“韦神”同样也是一位年少成名的大神级人物,然而两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

面对着外面抛来的橄榄枝,韦神选择留在国内潜心科研和教书,尹希却因改了国籍移民美利坚而背负骂名。

年少成名的尹希在学业上犹如开挂一般,估计会让很多家长羡慕,但其实这也和他的家庭有关,尹希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自身的学识修养本就极好,同时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可能是遗传了父母的高智商基因加上优越的家庭背景,尹希自小就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二年级时无意中看到父亲桌子上放的《大学微积分》教材,随手拿起来看了看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尹希对物理的热爱从小就有所表现,父母曾经担心孩子太小学者们多东西会不会太累导致厌倦,然而事实证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像高等数学、物理这些常人觉得晦涩难懂的知识,尹希一拿起来便停不下来,他如饥似渴地钻研着,丝毫不觉得困难。

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尹希,就在人们以为学成后能回国效力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让外人感到诧异的决定——加入了美国国籍,还说:虽然中国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乱我也不愿意回去。

尹希就这样留在了美国,娶妻生子过上了更为优越的生活。而他的这个决定也让很多人不理解:虽然我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论科研条件我们和美国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当然如今我们的条件比建国之初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很多人质疑道当年我们条件不好的时候那些物理学大师都愿意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环境选择归国,为什么尹希不能像他们一样的?

近些年尹希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物理学界弦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获得了美国的斯隆研究奖,作为对他研究功效的认可和褒奖。

在2015年32岁的尹希正式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正教授,同时他也是哈佛建校至今最年轻的华裔教授。随着近几年在研究方面的功效越来越突出他的名声日渐响亮,对于他当初为什么不回国而是留在美国,还加入美国国籍等问题再度引发了热议,而这位物理天才始终没有回应过。

当然这些年来尹希也并非是一去不复返,2013年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邀请尹希开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超弦微扰理论》暑期课程,他丰富的学识和超前的思维也让很多学子由衷感到佩服,同时更对于如此年轻就有如此成绩的尹希感到钦佩。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在一次国内媒体的某次采访中尹希才吐露了心声:自己研究的弦理论是物理学内最前沿的科研范畴,虽然国内的条件远比当年更好,但美国的科研环境、实验条件依然领先于国内,为了能更好的研究他才选择了在大洋彼岸安家。

这个回答无可厚非,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回想一下之前我们屡屡被别人“卡脖子”事件就能够看出来,很多事情依旧是有“门槛”的,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够去决定其走向的。

国内的学术环境和科研环境确实和世界一流国家学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也并非一厢情愿就能解决的。而正是因为这些差距的存在才使得许多人即使有心回国却无法继续去做深爱的研究而不得已被迫做出的选择。

所以在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指责当事人为何不愿回来,而是要去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让我们也站到跟那些一流学府同样的起跑线,让那些愿意归来的人才无后顾之忧,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如今我们国家对人才培养和科研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相信今后也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有梧桐树自然会有凤凰来,而今后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能够选择归国做研究,当然这是要建立在我们有着优越条件的前提下。

回到开头很多网友说的那句话:科研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自己家的孩子我们怎么能不心疼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世界科研领域必然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