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户外拓展 https://www.shjiuxu.com
4月5日晚上20:00
鲁迅文学奖得主、《心居》作者滕肖澜
分享《心有所居,才是幸福的归宿》
上海成为本轮疫情风暴点。
据上海卫健委最新消息:
4月3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581例。
就在前天,上海新增确诊4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788例。
再次刷新单日新增数据。
截止到昨天,上海疫情爆发11天,无症状感染者累计43000余例。
这个增量,是继武汉疫情之后最严重的反扑,上海已经成为疫情重灾区。
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关注,武汉抗疫模式再现:全国各省市的医护人员,纷纷驰援上海。
江苏派出1万3千人;
天津派出1512人;
武汉派出1000名;
海南派出908人;
河南派出1500人;
山东派出1100余人;
江西派出1000人;
浙江派出1500余人;
军队派出2000余人卫勤力量……
虽是清明节假期,很多人不能出门,大白们辛苦工作,志愿者不能休息。
大家一起攻坚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反扑战。
无论如何,不能让上海成为当初的武汉。
席卷上海的新冠病毒,是大名鼎鼎的奥密克戎BA.2毒株。
专家形容它有“变态般”的传播力。
有多变态?
3月份,张文宏教授做过解答:奥密克戎二代,1人传10人,3天能传一代。
因此上海本轮疫情的传播态势呈现,传播力增强,传播速度很快,造成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防疫难度加大。
面对此次大考,上海的防疫模式是“精准防控,滚动清零”。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把整个城市划区防控,轮流封小区,让被划分的区域轮流做核酸。
实际操作是这样:
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先行封控,4月1日5时解封,同时,浦西地区继续封控管理;4月1日3时起,按照压茬推进原则,对浦西实施封控并开展核酸筛查,4月5日3时解封。(信息来源环球医学)
最终大家看到的是,以黄浦江为界限,浦东封完浦西封,轮流核酸筛查。
但这种防疫政策,又可能带来另一些问题:
后面区域的核酸还没有做完,最开始做完核酸的人面临又感染的情况,加上轮流封控,面对传播力强大的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就会开始往“一直滚、滚不完”的方向奔去。
病毒过于猛烈,本轮上海疫情防控,低估了病毒的传播性。
上海本轮疫情里,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点:
与其“动态清零”,严防死守,还不如上海全面放开。
理由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庞大,甚至本次疫情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但是疾病的毒力下降,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却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奥密克戎的致死率:
英国社区健康数据研究为0.035%;
日本卫生部门发表数据称0.13%;
泰国卫生部显示数据为0.1%;
此外,奥密克戎在全世界的传播态势都是,感染机率极高,致死率降低(所以,高感染率并不是上海一个城市特有的现象)。
有人说“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
这样说的人,我只想说,那是因为新冠没有发生在你身上。
拿一组数据举例。
作为与病毒共存的香港,总人数为740万人,奥密克戎感染人数突破100万次,总死亡人数5401人,感染率为13.5%,致死率为0.54%。
作为常居人口1200万人的上海,如果完全放开,会有多少人感染,又会有多少人死亡。
谁愿意成为感染者数字中的一个;
谁愿意成为死亡者数字中的一个。
而当初说要全面放开的人,会为这个数据负责吗,他们不会,他们会成为另一种谴责的声音。
说数据太冰冷,我们举一个新冠后遗症的真实案例。
今年3月,意外感染奥密克戎的江先生,康复20天后,味觉仍几乎是丧失的状态。
视频中,他对着镜头大口吃柠檬,感觉不到酸味,偶尔头痛,并伴随体力不支。
不少人的真实案例:
虽然新冠的后遗症因人而异,但是一想到会失去味觉,即便是再小的机率,大家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何况极低的致死率呢。
况且,我国是人口大国,万一到时上海疫情外溢,发展到全国,即使低致死率,实际的数量也是庞大的。
一旦放开到时候,无数老人与孩子需要隔离住院,无数家庭会担忧成为下一个感染者,医疗系统将会崩溃瘫痪,更多的疾病无法被及时治疗。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放开和共存。
然而,这样的结果,谁也承受不起。
所以在这个时期,仍然坚持“动态清零”,是对每一个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当下情况里,防疫的最优解。
上海,现在很难。
我们的国家在行动。
4月2日,耗时184小时,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抢建完成,正式交付。
床位超过15000张,总面积超30万平米。
昨天晚上,运20抵沪,支援上海。
舱门打开的那刻,看到里面的横幅“共同守沪”,瞬间泪目。
“解放军来了,马上就安心多了。”
也是这种时候才体会到,只有国家和子弟兵永远不会抛弃你:
我们能做的不是嘲讽,不是指责,不是将口诛笔伐的矛头对准我们的同胞,而是众志成城一条心,排除万难渡难关。
有人自告奋勇。
当上海开始出现“买菜难”,上海的卿先生自发地表示可以帮大家团购蔬菜。
当他把团购消息发到业主群,短短几小时,就收到了几百份订单。
走的是直销,团购的菜比超市还便宜,实实在在帮邻居们解决了没菜吃的难题。
有人体恤他人。
社区免费发菜,女儿喊话爸爸:少拿点。
原因是,社区里的老人比较多,多给社区老人分点,年轻人可以网上预订。
有人默默付出。
有位上海的女孩子,社区的志愿者,一个人推着小车,转运小区的外卖快递。
跑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累得直不起腰了。
(来源于网络)
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更多做实事的人,也需要更多理解包容的人。
现在,各地驰援已经抵达上海。
今天看到上海网友发来的一个视频。
(来源微博@胜利主义章北海)
来自浙江金华的医护人员,帮助小区完成检测后,将要离开时,整个小区响起,发自内心的“谢谢”。
善良的,懂感恩的人,才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
万众一心,相信不久后,上海一定会再次好起来。
也请大家包容理解:
上海防疫这次虽不是漂亮的优等生,TA暂时落后了,让我们一起等等TA,帮帮TA。
我们是同胞的兄弟姐妹,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待疫情退散,花红柳绿,上海欢迎大家来做客,游外滩,吃本帮。
点个【在看】,上海加油,一起守“沪”。
*以上数据和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国家权威部门及相关媒体,如有变动以实际公布为准。
作者|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主播|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