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周◎来源|高净值TIMES(ID:HNWI-TIMES)
大家好,我是大米姐。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是通过留学转移民拿到爱尔兰绿卡的。上周六晚上我做直播的时候,也跟大家分享了这段经历。
直播结束后,我收到一位客户的留言:她的孩子正在美国留学,明年就要本科毕业了,虽然家里人都希望孩子回国发展,但孩子在美国积累下的各种资源不想浪费,希望能先让孩子拿到美国身份,做好planB,以后也来去自如。她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遇到的第N个赴美留学家庭。毫不夸张地说,成千上万的中国家长在把孩子送去美国留学之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身份的问题。
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解:孩子去美国读书后留下来工作,自然就能拿到美国绿卡了。
不!是!的!
到美国留学顺便拿个身份,真的非常难,而且还越来越难!
具体难在哪里?美国留学后想拿身份怎么办?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几个话题。
从OPT到H1b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外国人在美国工作,要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也就是工签。
当然,也有美国公司雇佣非法移民,这点我们就不说了。
留学生在美国工作也是要先拿到工签。
特殊的地方在于,留学生会先拿到OPT(OptionalPracticalTraining),可以理解为大学生的实习期,有效期是1-3年,这段时间可以找工作。
过了“实习期”还没找到工作的,就只能回国了。
找到工作的,第二步是申请H1b工签,有效期是3年,到期后可以再延长3年。
H-1B签证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这种签证必须由雇主出面为申请人申请,且需要美国移民局的批准。
但是!工作6年后如果身份还没有转换,就必须离开美国。
(注意,拿了H1b签证,就算人不在美国境内,时间也会计算进去。)
留学生拿美国身份,第一步就难在H1b抽签。
H1b越来越难申请
我们先来看看H1b以往的发放情况。
以前,美国政府每年分配H1b名额是65,000个,后来IT行业火爆,出现了大量人才缺口,1998年配额提高到了115,000个。
IT业最热的那几年,配额甚至一度高达195,000。
当时的就业市场非常火爆,留学的人只要学计算机,随时都可以申请到H1b,然后拿着比国内高出好几倍的薪资。这也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远渡重洋,只身来到美国留学。
但随着IT泡沫破灭,美国缩减了H1b名额:2004年,美国政府决定将配额缩为90,000,2005年又再一次缩减为65,000个。
后来,又补充了20,000个名额给在美国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博)的留学生,所以总共是85,000个名额。
到现在,H1b的配额还是保持着这样的规模。
但是由于申请人数太多,只能“玄学抽奖”来决定名额分配。
抽签规则是这样的:
第一轮:所有人不论学历高低,从65,000个常规配额中参与抽签;
第二轮:第一轮没有被抽中的研究生,再参与20,000个名额抽签。
也就是说,硕、博申请者,有两次抽签机会,而本科生只有一次。
2017年-2020财年,H1b的申请数量(包括初次申请和签证更新)都在40万份以上;2021财年回落到了398,267份。
初次申请和签证换新加起来,H1b总体的获批率还比较高,2021财年为97.3%,是史上相当高的数字;过去五年最低的获批率为84.5%(2018财年)。
但是对于初次申请H1b的人,也就是毕业后在美国找第一份工作的人,面临着65,000个签证的天花板(另有2万个研究生特殊名额)。
而每年,在美国上学的国际生有百万之巨,从美国毕业的就有几十万,他们如果想要留下来工作,都要参与一场规模巨大的摇号。
有律所统计过,在2020财年,美国移民局收到了201,011份H1b的初次申请,去随机争夺那6.5万个名额,相当于32%的“中奖率”。最近几年的中奖率跟这个数也差不多。
但,中了奖还不等于拿到签证。
据统计,2021财年H1b初次申请的拒签率是4%——也就是说,每个H1b初次申请人最终拿到签证的概率大约是32%×(1–4%)=30.72%。
但4%的拒签率,已经较特朗普时期好很多了。
特朗普在任期间,对H1B下了重拳整治,严控签发量、打击滥用和欺诈行为,初次申请的拒签率一度高达24%。
2021年还提出要根据薪酬高低来抽签,优先发给高薪申请者,不过该提案最终没有通过,2022年还是随机抽的。
说句题外话。H1b这么难申,一些人就动了歪心思。最“出名”的一招,就找印度外包公司(ICC)当“黄牛”:
ICC跟留学生签订合同,出示各种假材料假证明,帮他们排队抢H1b,再向他们收取高额费用,跟你出高价买黄牛手里的票类似。
当然,这种违法违规的事情,你别干,否则后果是很严重滴。
留学生怎么拿绿卡
留学生拿美国身份,第一道坎在于H1b,第二道坎在于身份转换。
拿到了H1b,想申请绿卡,就要找雇主帮忙。
也就是说,决定权在雇主身上。
雇主能帮留学生申请的绿卡有两大类:EB2和EB3。
先来说说EB2,适合的人群是:
1、本科学历+五年工作经验,或者硕士以上学历;
2、在科学/艺术/商业领域有特殊才能;
3、符合国家利益豁免(NIW)的标准,比如得过奖,发表过作品等。
不过NIW不是只适用于留学生。关于NIW的详细介绍,有需要的可以找我要。
但是,以上三条,对大部分普普通通的本科留学生来说,都不太适用。
第二类是EB3,适合的人群是:
1、技术工人,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比如电工、工程师等;
2、技术类,有本科学历即可;
3、非技术类工人,比如清洁工、屠宰工等。
很明显,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是办理EB3的技术类移民申请。
但因为有排期,最少也得5年才能获批。
知悉了以上信息,我们来算一算:
假设有个非常幸运的申请人,H1b第一年就被抽中了,而且雇主答应申请绿卡。
那么,ta从出国留学,到拿绿卡,需要花费的时间是8-12年。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出国留学,身份先行。太多的家庭,等到孩子快毕业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正在海外学习,或者有留学打算的家庭,现在做身份规划都来得及。已经归国,想多拿一个身份,也可以casebycase分析。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欢迎扫码沟通。
对了,我们给大家建了社群,欢迎大家进群聊天,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海外资讯,以及父母们最关心的教育动态,帮助大家掌握一手信息。
群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都能一起沟通交流,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线下交流讨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发送【入群】。不过,精力有限,同行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