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 李钢
当前人民币升值至6.31元附近,较春节前最高6.32元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10月以来人民币震荡中枢有所上移(偏升调整),这主要是我国经济与政策稳定与海外差异凸显,加之国际地缘关系与金融市场跌宕起伏,复杂局面以不良居多,市场忐忑追求安全资产或避险急切。这预示人民币双向波动面临纠结、突发不定与阶段性调整三大风险侧重,未来也是未来市场关切关键,尤其人民币技术新逻辑与老惯性的评估及应对是主要难点。
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受疫情影响的严重不良已明显舒缓,人民币波动率较上半年及2020年显著下降;主要出现6.44-6.48元和6.36-6.40元两个震荡中枢,前一个中枢区间内的升贬周期较为均衡,后一个中枢以偏升为主,回贬调整为辅。今年人民币走势升贬周期时间和空间都较为均衡,但阶段性贬值周期峰值由6.38元上移至6.37元可见升值动能占据优势。随之而来的升值上限或压力逐步抬高也进一步搅扰市场心理安定,市场应对升值的措施被不断“击溃”,但当前人民币技术以惯性为主,尚未突破6.24元中长期关键压力。
展望未来,人民币趋势面临三重挑战或重点干扰。
第一重中之重就是人民币相对偏强并不线性遵循传统逻辑对标美元升贬态势。这不仅是疫情时期人民币所谓独立行情的特殊性,也可能成为后疫情时期的常态逻辑。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和政治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及相关资产在市场中的“认可度”削弱美元波动对人民币主导性影响。
第二乱中之乱在于海内外短期焦点事件对人民币搅扰出乎意料。包括今年春节、冬奥会及俄乌冲突前后资金供需矛盾对人民币影响评估并无历史经验可参考,而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影响值得高度重视及防范意外动荡风险。
第三危中之危在于我国央行对人民币升贬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朗,人民币双向波动存在失控可能。自疫情以来,人民银行推出了多重节制人民币升值的货币政策,这些举措短期对人民币偏激走势有所修复,但并未改变人民币趋势性升值走势。预计央行未来仍有调节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刺激政策,但受海内外经济和政策的搅扰难以避免,人民币惯性极端升值或贬值阶段性失控将考验理性技术逻辑的韧性。
综上所述,人民币短期升值顺应中长期趋势,也符合当前技术惯性与逻辑,但过度升值可能并不符合货币双向波动的常识与逻辑。未来人民币升贬的干扰或挑战较多,外贸环境和金融环境可能与货币波动周期互为支持,人民币中长期波动中枢维持6.30-6.50元区间存在阶段性突破可能,不良影响需提前规划应对策略。
责任编辑: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