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仅打出了自己的大国形象,还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威望,是中国的一个立国之战。
战争的胜利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国是被迫参与的,是在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之下才不得已才卷入这场战争之中。
不过好在我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在进入朝鲜后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将美国的精锐部队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被迫签下停战协议。
作为最高指挥官,彭德怀大元帅此时年事已高,能指挥大兵团的一共有六个人,他们每个人的战斗经验都十分丰富,为何毛主席最后只选择了彭德怀,而这个时候其他人又在干嘛?
身负重任刘伯承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国在选择主帅上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国入朝作战的人民志愿军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如果想要在这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取得最终的胜利,那就必须选择一位能强有力而且还够把控全场的指挥官。
毛主席有想过好几个人,比如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彭德怀、粟裕和陈赓等人,这几个人在战争中有着极大的战斗经验,对战场有着绝对的把控能力。
很可惜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就拿刘伯承来说,毛主席率先想到他,但这个时候他还在进行大西南解放的任务,脱不开身。
大西南作为国民党的最后一块地盘,承载着蒋介石所有的希望,他在此地留下了几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和数万特务,想把此地作为自己最后的一个阵地,以便自己有一天能够杀回来。
刘伯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西南的政局稳定下来,同时还要做好歼灭盘踞在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把这些尚未解放的几个大城市彻底解放了,然后对国民党的投降军队进行改编,一共几百万人,工作任务大。
最后还有就是西藏地区,一个重要地区,只有做好藏族人民的思想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整个大西南地区的解放工作,这同样是一个劳神伤脑的事情。
现在大西南的解放工作正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伯承分身乏术,所以毛主席和党中央立刻摒弃了这个想法。
林彪拒绝出兵,提议粟裕
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几天之后,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必须尽快派兵入朝,否则将会酿成祸患,毛主席立刻召开大会,进行商议。
在这次大会上,毛主席率先说明了我国入朝作战的原因,他希望由林彪带领部队入朝,林彪一直镇守东北多年,对边境地区作战经验更加丰富。
而且他也曾经与朝鲜领导金日成有过几次接触,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可以省下不少事,对朝鲜地区比一般人都还要了解,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不二人选。
但是林彪却拒绝出战,他认为这次战争不是非打不可的,按照国内的形势来看,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上面都很难供应,如果贸然去打,势必会造成巨大损失,新中国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严峻挑战,最后会议也在林彪的极力反对下无疾而终。
但此时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办法,毛主席只能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劝说林彪带兵援朝,可在这次会议中,林彪仍旧反对出战,并称病说自己不方便行军打仗,提议让粟裕带兵入朝。
提到粟裕的名字,大家不禁眼前一亮,一语点醒梦中人,怎么会忘了这位长胜大将?
对于粟裕的军中指挥能力党中央是一致认可的,不管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他指挥过各种各样的大战,战争次数数不胜数,军中无一不认识粟裕的人。
大家不假思索地同意了林彪的提议,由粟裕担任援朝最高指挥官一职,带领军队火速赶往朝鲜。
然而这个时候粟裕还在养病,身体状况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根本就到任不了。
粟裕病情不见好转,召见彭德怀
这件事又被搁置了几天,没想到在选择将领方面我国一直迟迟选不出来,一个泱泱大国,居然找不出一个适合的人,实在有些可笑,毛主席内心十分焦急,可也没有办法。
半个月时间过去,朝鲜半岛的战争越演越烈,美国
参战,横插一脚,战火一度烧到了中朝边境一带,严重威胁到了中国边境地带的安全。
看着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不能再继续放任不管,否则到时候中国面临的局面就会一朝回到解放前,那么这些年的牺牲和努力都白费了。
毛主席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中仍有许多人反对,但他态度坚决,选择忽视这些人的反对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
之后他调来彭德怀,让他带兵入朝作战,彭德怀接到调令火速入京,到了北京,和毛主席会面的时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和毛主席的出奇的一致。
他们都认为,此仗非打不可,即使现在不打,日后自己的子子孙孙也一定会打,一旦美国在此驻军,苏联也会采取行动,到时候中国真的就是夹板里的肉了,腹背受敌。
10月8号这天,毛主席发布指令征集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最高指挥官,至此,入朝作战的最高统帅最终被确立下来。
一个多星期之后,随着人民志愿军的征集完毕,晚上趁着夜色的掩护,第一批志愿军顺利进入朝鲜半岛,成功和金日成会面。
在对战争情况做了一个大致了解之后,彭德怀总司令开始制定作战计划,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斗争,最终把美国和南韩打到三八线之外,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其实在当初的统帅选择上,毛主席也考虑过徐向前和陈赓,但是徐向前身体状况十分差,只能安心静养,劳累不得,而陈赓还在越南战争中抽不开身,综合种种考虑,最终决定由彭德怀带军入朝。
结语
抗美援朝,我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不过好在最终的胜利也为我国赢得了新的机遇和发展。
新中国的发展正是在这样一次次战争中,一次次流血中,一次次牺牲才建立起来的,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先烈的鲜血我们不能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