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C45体验:降噪风格微调音质稳中有升

红色警戒2攻略 https://www.hongjing520.com/ra2strategy/

近两三年,在手机厂商的带动下,真无线(TWS)和降噪这两个关键字逐渐火了起来,并且很快得以普及。降噪耳机更是从一个小众品类,摇身一变成了颇受用户欢迎的随身装备,如今要问什么数码产品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幸福指数,那降噪耳机绝对有一席之地。

说起主动降噪,Bose作为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广者,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品牌,QuietComfort系列更是行业标杆一般的存在,直到现在我依旧能够记得第一次带上QC20时,那种给世界按下静音键的惊艳体验。但这两年,Bose在产品节奏上其实多少有些拖沓,但好饭不怕晚,前两个月Bose正式发布了QuietComfort45,作为老将QC35II的换代产品,我个人相当期待它的体验。

BoseQuietComfort45(下文中简称为BoseQC45)的包装风格有了较大的变化,从QCEarbuds开始,Bose后续的所有耳机类产品基本都沿用了这种包装风格。黑色包装盒搭配白色竖向腰封,腰封底部有一次性的封贴,我个人一直都比较喜欢这种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保护手段,但同时我也是一个盒子控,所以把盒子收起来的时候就有点糟心了。

打开包装之后就能看到收纳包,下面是些说明书之类的;收纳包里除了耳机本体以外,就只有一根音频线和Type-C的充电线了。哦对了……还有一些防止运输中产品损坏的海绵,其他真的没有了,可以说是相当简约的设计了,也没有附赠充电头,这也是老传统了,同时也很环保。

讲道理,外形这部分BoseQC45确实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相比上代产品QC35II,QC45只能用微调这个词来形容。首先就是整个头梁和耳罩的连接方式没有变化,角度可调设计对不同头型的用户更加友好。从侧面看,耳罩整体也都是蛋型的轮廓,中间有Bose的logo。

如果非要说不同的话,首先就是电源/蓝牙滑块那一侧没有了分割线,整个耳罩侧面是一体的,另外两个耳罩各有两个麦克风,所以在拾音孔的开孔上有所区别,还有一点就是耳罩和侧面的接缝处不再采用凸起式的设计,而是更加连贯的一个平面。更细节一点就是两侧按键处的处理少了些许突兀,看起来融合度更高了。

以上这些细节调整能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BoseQC45在佩戴舒适度上和老款QC35II几乎没有变化,显然这是一个优点,毕竟QC35II的佩戴舒适度有口皆碑。但不得不提到两个细节,第一是QC45的头条顶部的材质由上代的记忆海绵变成了和耳罩同样的皮质,舒适度差别不大,但质感上会有所不同,但后期打理上我认为皮质更有优势;第二,QC45的头梁顶部的R角比QC35II稍大一些,并不算特别明显的差距,但这样的变化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可能会产生些许「顶头」的感觉。

耳罩的舒适度依然是绝对好评,熟悉的高级蛋白质皮革材质在质感、舒适度上都表现出色,在环境温度比较舒适的情况下并不会让耳朵产生闷热的感觉。从皮面处理上来看,BoseQC45取消了褶皱的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耳机看起来更时尚、年轻一些。

BoseQC45的重量约为238克,而BoseQC35II的重量约为240克,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个位数的重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不知道为为什么,拿到QC45我总会产生一种它比老款要轻一些的感觉,戴上又感觉比老款重一些,这或许就是玄学吧。

总之,在佩戴舒适度这个层面,BoseQC45发挥的依旧很稳定,但因为头梁顶部设计上的微调,可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一些影响,但这并不影响我给它好评。尤其是像我这种戴眼镜的用户,BoseQC45也表现得很友好,这也是头梁和耳罩的连接方式带来的优势之一。

包装设计换了,适配app也换了,现在新的Bose耳机都开始使用「Bose音乐」了。虽然叫Bose音乐,但它其实并没有整合音乐资源,在这里你能看到耳机的连接状态、电量、工作模式、控制当前音乐以及教程,其他就没有了。在我看来,当我初次连接,并且通过教程熟悉它的所有操作之后,我就不太需要这个app了。

这最关键的原因在于,BoseQC45的工作模式只有Aware和Quiet两种,也就是通透模式(环境音)和消噪模式,消噪模式下并不支持用户调整降噪级别。在这方面QC45和QC35II确实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如果是老用户的话换到QC45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我希望在后续固件或者app更新中,能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降噪体验,先说个结论,BoseQC45的发挥很稳定,降噪能力依旧是目前第一梯队,但调校上有些变化。因为是头戴式耳机的缘故,BoseQC45本身就有较好的被动降噪表现,同样是头梁和耳罩连接的设计,让耳罩的贴合度更高,所以隔音能力也是相对更强的。因为没有了关闭降噪的选项,这两天甚至有时候我都会关机并继续戴着耳机,来获得一定的被动降噪体验。

重头戏还是主动降噪开启后的效果,在办公室环境下开启消噪模式后,低频的环境音比如空调声、空调室外机风扇声基本得到了99%的隔绝,另外距离我3米元同事的机械键盘(雷蛇光轴)声音也降低了90%以上,但我自己的打字的声音还是能够听到的。不过5米之内的人声是相对能够感知到的,如果非用百分比来表示的话我个人感觉降低了80%。

在这样的环境下,QC45和QCEarbuds的「性格」就有着明显的区别,QCEarbuds对于人声的消除更强一些,但诸如机械键盘声音的压制就比QC45弱了一些,另外QC45开启消噪模式后,底噪的控制也更加出色,非常接近那种绝对静谧的感觉。

在通勤环境下,比如像是公交车和地铁车厢里,还是像刚才说的那样,发动机、轮子与铁轨的摩擦声都能大幅度的降低,人声的压制没有那么强,但不会那种所有人在你耳边低语的那种嗡嗡的感觉,所以不会产生不适感。

至于坐飞机的体验,因为近期正值疫情所以我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出差,所以这个部分只能说声抱歉了,但其实Bose的降噪能力一直是顶尖的,所以这点我觉得大家不必担心,只不过是在调校上会有所区别,而且对于降噪耳机来说,每个固件版本的降噪体验都可能有着较为明显的风格上的差异,目前我这个测试耳机的固件版本号是1.0.3,供大家参考。

也就是说降噪部分,BoseQC45的整体表现依然是足够亮眼的,算是稳中有升,幅度并不明显,讲道理在头戴式耳机这个品类里,我认为短期内并不会有降噪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在音质体验上,BoseQC45也有着小幅的提升,官方介绍中依旧是熟悉的Triport声学结构,还有动态音质均衡技术,其实从描述上来看它和QC35II上宣传的「音量优化均衡技术」是一个东西,但实际听感上,QC45高中低频的层次感上有了一定的增强。

如果把QC35II比作是「白开水」的话,那QC45就相当于「农夫山泉」,因为你能感觉出那么一点甜味了,不过这个甜味并不浓烈,甚至不太容易轻易发现。当然,它在「性格」上确实没有什么大变化,听听流行、R&B、嘻哈、摇滚等等这些都没问题,但你非要追求极致的声音解析力,又或者是古典爱好者,那QC45确实不太适合你。

从音源上来说,Bose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Bose,在蓝牙音频编码部分QC45只支持SBC和AAC两种,Apt-X(HD)和LDAC还是缺席状态,如果是iPhone用户对这点可能不会那么纠结,但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当然,在蓝牙这部分并不是没有好消息,BoseQC45支持蓝牙5.1版本,比QC35II的蓝牙4.2有着规格上的明显优势,甚至比Bose700的蓝牙5.0也要高一些。因此BoseQC45在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和能耗上都应该有着更好的表现,这似乎也是QC45续航表现能达到24小时的原因之一,尽管相比QC35II的20小时并没有特别夸张的增长,但在体积、重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4小时也是实打实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QC45终于用上了Type-C的充电口,让用户外出的时候可以少带一条Micro-USB数据线,或者说现如今要找一条Micro-USB数据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在前两天寒潮天气的影响下,北京也算是正式入冬了,在这样一个天气下头戴式真的是绝配。就像刚才我说的,BoseQC系列头戴式耳机的优势QC45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并且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升级,幅度并不算大,但确确实实提升了,上代的槽点也算是改进了。对于QC35II的用户来说,升级的意义可能并不大,但如果你的目标就是购买一台头戴式的降噪耳机,并且更看重降噪能力和佩戴舒适度,那QC45就不会让你失望。

我们做了一个BoseQC45与索尼WH-1000XM3降噪效果对比视频,关注极客之选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QC45」即可观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