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大真探#
广州的楼市,正在经历一场安静的风暴。
各方面似乎都慢下了脚步,在等。
等一个看上去更具体,也更公平的解决方案出台。
最近,对二手市场的管控又悄悄加码了。
链家app上的一部分房源正在消失。
在珠江新城、天河公园、牛奶厂这些热门区域,一道神秘的价格保护线,把高价的房源直接屏蔽在视野之外。
纯粹的窗口指导,没有红头文件,光做不说。
大家能看到的,是在打开小区页面时,房源寥寥无几,甚至在售的车位都比房子多——毕竟,车位够便宜,价格不超标。
有中介私下透露,这并不是针对某些区域,而面向是整个广州。
高价房源也只是被限制在贝壳系平台展示,暂时还没有像深圳那样,对二手房的交易进行限价。
不过是一场暗搓搓的威慑。
但从4月开始,无论是黄埔对人才购房限售“加码”,还是大部分区域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2改5”,或者部分银行对30年以上老破小限贷,都真正卡住了二手房的脖子。
买家终于被一个接一个的调控打懵,开始观望。
中原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客户数量、带看量环比3月分别下降3.5%、6.6%。
但更犹豫的是业主。
“满二不满五”的房源直接多了5%的重税,一部分业主不乐意降价,宁愿先不卖;而“满五”的业主也开始观察形势,决定要不要涨价。
所以,监测显示,中原4月录得的新增盘源量环比上月下降了10%。
回头看看广州的二手成交,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中心区的二手成交量一路下行,萎缩了三分之一。
番禺、越秀、荔湾的二手房成交量比起一个月前,直接腰斩。
虽然成交开始急冻,但是讲真,价格只是略有跌幅而已。
一手方面,我们能看到的,是两个字:拖延。
预售证的发放速度完全没有想象空间。
之前,我们在《调控加码+无预售证,也挡不住老黄埔涨价的步伐!》中曾经提到过,广州在过年那段时间,曾经有整整一个月,一张预售证都没有批。
捱过了缺货的2月,没想到,还有缺货的5月。
新一轮的急冻开始了。
至今为止25天过去了,全市只发了20张证,相当于4月的20%。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预售证的情况,会发现,除了增城有九个楼盘拿证,其他的区,顶多就只有一两个楼盘拿到入市资格。
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了大型内卷现场。
有交500万筹金才能有抢房资格的,有全款才靠谱的。
而有的盘已经卷到,不但必须准备好全款,还得找到足够分量的关系,才能抢得到一套房。
还有一些盘在作死。
比如天河壹品。
拿证之后,天河壹品急吼吼地开盘,秒清!
半个月之后,他家又拿到一张证,立马张罗着加推。但这次,吹风价比半个月前,每平直接涨了大几千,最高的价格,已经过了10万了。
别家的楼盘连证都拿不到,你却在那涨价?
于是,开盘前夜,忽然莫名叫停,理由是“售楼部装修,开盘时间待定”……
再看看广州一手盘的网签数据——
从5月初开始,就一副急转直下的模样。
也没办法,都不给你证,想网签也网签不了哇!
话说回来,为什么广州不发预售证?
首先,广州的一手盘已经执行限价了。
这意味着,在价格上不愿意出点血的楼盘,监管部门当然不能随便让你入市回款,有本事就耗着。
其次,就算你愿意出血,也未必敢让你入市开售啊——
现在在热点区域,开一个秒光一个,这种现象,在调控导向上就有问题。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广州调控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现身呢。
嗯,我说的是——一手房的摇号细则。
新盘的限价一旦真正大规模铺开,热点区域一二手倒挂几乎无可避免。
如果没有足够细致的摇号细则,把购房资格引导给真正的刚需,那么,在抢房大战中,更有资金实力和社会关系的阶层,就有能力直接碾压初出校门不久的小白们。
这也是有悖于调控的初衷的。
根据局姐收到的风,省里是有在敦促广州市研究摇号的,但什么时候落实?现在还没个准信。
最后,广州房价到底会怎么走呢?
四个字:强弩之末。
一手的价格,完全看限价的力度。
而对于二手来说,一二手一倒挂就是大杀器。谁不想试个手气,摇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中大奖的命?
要认命回去买高价二手,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就算没有倒挂,在这个僵持的阶段,只要交易量持续低迷不出三个月,总会有第一波撑不下去的卖家。
而从需求来看,虽然刚需还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投资客,确实已经开始离场了。
以上为正文,来自局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