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休息令”,9月开始实行,乐坏了中小学生

招商加盟 https://www.touzitop.com/cooperations-agent

  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梁启超早就发出过铿锵之音,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少年怎样才能强?无外乎最好的教育,最强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林。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学文化教育,更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等于零。

  大家也许都看到了,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特别关注,把体育考试纳入中招考试,而且分值不断加大就是一个风向标。前段时间部分地区提出把体育考试的分值提高到100分,甚至把体育考试纳入高考,这都是明显的信号,一定要加倍重视孩子们的体质培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教育内卷化严重,很多学校为了提升教学成绩,为了升学率无限度地压榨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这种现象成了常态。

  

  日前关于课间十分钟的问题已闹上央视,白岩松发出灵魂拷问:很多学校课间十分钟鸦雀无声,这样怎样去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间十分钟是这样的:

  一下课同学们像小鸟一样愉快地飞出教室,在校园里、操场上玩着永远也玩不厌的游戏。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打沙包、跳绳、弹玻璃球、打面包……

  

  我们总能玩得那么开心,以至于上课铃响了,大家还恋恋不舍,期待着下一个课间十分钟的到来。

  

  那时候的课间充满欢声笑语,校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而今,很多学校的课间变成了这样:

  校园里静悄悄,教室里老师不是在拖堂就是在辅导。好容易等到了下课,可惜下节课的老师已经在等候,上个厕所都需要百米赛跑的速度。

  

  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挤时间,课间十分钟两门课的老师是无缝衔接的。所以课间出去玩已经成了奢望,还没跑到操场就已经被老师揪回来了。

  

  大课间能做做广播体操,做做眼保健操就已经是款待了。

  课间十分钟被剥夺,孩子们有苦不敢言,一节课挨着一节课地上,一坐几个小时,我们不得不担心孩子的健康。

  

  俗话说得好,磨镰不耽误割麦,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样,下课休息好了,劳逸结合,精神头足了,注意力集中了,自然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学习,也一定会更加高效。

  否则只靠泡时间,把学生身体搞坏了,整日里头昏脑胀,怎么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部也关注到了“课间十分钟”这个严峻的问题,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提出了“休息令”,规定学校和老师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

  

  要充分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娱乐的权利,让学生劳逸结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悉“休息令”将在九月开始执行,中小学生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

  

  很多学校不让学生出教室是为了安全考虑,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学校可以安排专人到校园和操场执勤,随时关注孩子们的安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们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至于担心影响学习,则是杞人忧天,孩子们的学习也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一味拼时间并不是好的选择,只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间休息又怎会影响到学习成绩呢?

  课间十分钟回来了,你开心吗?

上一篇:

下一篇: